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前举行的《“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草局“十四五”规划编制组有关负责人提出,重点采取3项举措推进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
国家林草局高度重视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主要开展了5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依托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大尺度保护野生动物、野外种群和栖息地。二是精准施策,抢救性保护大熊猫、东北虎、亚洲象等珍稀濒危物种。三是制修订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四是持续开展宣传教育,野生动物保护理念深入人心,公众保护意识明显提高。五是推进野生动物保护国际合作与交流,通过不断努力,中国的野生动物野外种群数量稳中有升。
“十四五”期间,我国还将重点采取3项举措,推进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
一是实施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建设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对大熊猫、亚洲象、海南长臂猿、东北虎、中华穿山甲等48种极度濒危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继续实施抢救性保护,划定并严格保护重要栖息地,联通生态廊道,使重要栖息地面积增长10%。开展大熊猫、普氏野马、麋鹿等野生动物野化放归,加强野外救护基地和遗传资源基因库建设。
二是加强野生动物资源管理。实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制修订分类管理、人工繁育等管理办法和标准规范。建立多部门信息交流与联合执法机制,加强互联网犯罪监管执法。依托《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严格野生动物进出口管理,强化与国际打击野生动植物犯罪联盟成员单位合作。依法禁止食用野生动物和非法交易,严厉打击非法交易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预警防控。
三是构建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监测评估体系。开展物种专项调查,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特别是在鸟类迁徙路线设立保护站点,开展鸟类环志和志愿者护飞行动。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防范和降低亚洲象、熊、野猪等野生动物对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的致害风险。(记者黄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2022 年 12 月 6 日中国动物园协会召开了第七次会员大会暨第 七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会议选举产生了协会第七届理事会、常 务理事会及协会负责人。新一届理事会针对协会未来五年工作, 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国家十四五规划,以及民政部对社会团体的管理要求等相 关文件;收集整理协会近年来所做的行业调研,了解掌握动物园 的发展现状及发展需求;同时,对国际动物园行业协会的工作进 行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起草了本文件,同时明确了协会今后 的发展方向及重要工作。
查看详情 +为了规范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查看详情 +3月1日,《吉林省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标志着吉林省保护野生动物工作进入依法治理新阶段。该《条例》于2023年12月1日,经吉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是吉林首部关于陆生野生动物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填补了该项立法空白。
查看详情 +6月2日,中国动物园协会推荐申报,由广州动物园主编的行业标准《野生动物保护繁育 长臂猿》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立项。该标准是唯一一个由动物园主持编制的也是广州动物园首个主编的国家行业标准。
查看详情 +